社交网络

概念

社交网络含义包括硬件软件服务应用,由于四字构成的词组更符合中国人的构词习惯,因此人们习惯上用社交网络来代指 SNS (Social Network Service)。

基本信息

这个名词是 1954 年由 J. A. Barnes 首先使用 ("Human Relations" , 在章节 Class and Committees in a Norwegian Island Parish 内)。一个社交网络的大小最大约为 150人 左右 (Dunbar's number),平均大小约为 124 人左右 (Hill and Dunbar, 2002)。
社交网络源自网络社交,网络社交的起点是电子邮件。互联网本质上就是计算机之间的联网,早期的 E-mail 解决了远程的邮件传输的问题,至今它也是互联网上最普及的应用,同时它也是网络社交的起点。BBS 则更进了一步,把"群发"和"转发"常态化,理论上实现了向所有人发布信息并讨论话题的功能(疆界是 BBS 的访问者数量)。
BBS 把网络社交推进了一步,从单纯的点对点交流的成本降低,推进到了点对面交流成本的降低。即时通信( IM )和博客( Blog )更像是前面两个社交工具的升级版本,前者提高了即时效果(传输速度)和同时交流能力(并行处理);后者则开始体现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理论--信息发布节点开始体现越来越强的个体意识,因为在时间维度上的分散信息开始可以被聚合,进而成为信息发布节点的"形象"和"性格"。比如从 RSS、flickr到最近的YouTubeDigg、Mini-feed、Twitter、Fetion、Video-Mail 都解决或改进了单一功能,是丰富网络社交的工具。

社交网发展史

1971 年,人类第一封电子邮件诞生。其缘起就是为了方便阿帕网( ARPANET )项目的科学家们互相之间分享研究成果。
1991 年,伯纳斯·李经过多年实践和改进,创办了以"超链接"为特征的万维网( WWW )。
1994 年,斯沃斯莫尔学院( Swarthmore College )学生 Justin Hall 建立自己的个人站点"Justin's Links from the Underground",与外部网络开始互联。Justin Hall 把这个站点更新了 11 年,因此被称为"个人博客元勋"( founding father )。
1995 年,Classmates.com 成立,旨在帮助曾经的幼儿园同学、小学同学、初中同学、高中同学、大学同学重新取得联系;Classmates.com 在 2008 年的时候还拥有 5000 万会员,到 2010 年才跌出社交网站 TOP 10。这里有一个罗曼蒂克的鲜活例子:Ray Sears 在 Classmates.com 上找到了自己七年级的女友,他通过站内信息工具问她还记不记得他,她回答"我怎能忘记我的初恋"。于是两人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并生下两子。
1996 年,早期搜索引擎 Ask.com 上线,它允许人们用自然语言提问,而非关键词(比如:"今天上映什么电影",而不是"10月23日 电影 上映")。
1997 年,美国在线实时交流工具 AIM 上线;在这一年,一位名为 Jorn Barger 的先锋博客作者创造了"weblog"一词。
1998 年,在线日记社区 Open Diary 上线,它允许人们即使不懂 HTML 知识也可以发布公开或私密日记。更重要的是,它首次实现人们可以在别人的日志里进行评论回复。
1999 年,博客工具 Blogger 和 LiveJournal 出现;后来 Blogger 在 2003 年被 Google 收购,但该产品目前仍然存在--全球科技公司之间的专利站捧红的 FOSS Patent 就是用 Blogger 建的网站。
2000 年,Jimmy Wales 和 Larry Sanger 共同成立 Wikipedia,这是全球首个开源、在线、协作而成的百科全书,完全不同于《大英百科全书》的编撰方式。Wiki 的用户在第一年就贡献了 20000 个在线词条。目前维基百科仍然坚持募捐的方式筹措运营资金,2011 年底他们募集 2000 万美元来维持 2012 年的运营。
2001 年,Meetup.com 网站成立,专注于线下交友。这个网站大家应该比较陌生,但是如果告诉你这个有着 12 年历史的网站,现在每月还有 34 万个群组举行线下活动,你应该会感到诧异了。网站的创建者是 Scott Heiferman,2001 年"9·11"事件以后,他成立了 Meetup.com 来帮助人们互相联系--而且不只是线上的。Meetup.com 是一个兴趣交友网站,他鼓励人们走出各自孤立的家门,去与志趣相投者交友、聊天。现在它每月会有 34 万个群组在当地社区进行聚会,一起吃喝玩乐、聊天、社交甚至学习。
2002 年,Friendster 上线,这是首家用户规模达到 100 万的社交网络。Friendster 开创了通过个人主页进行交友的先河,在它两年之后,Facebook 正式在哈佛大学寝室上线。目前在 Facebook 的攻势下,Friendster 在全球范围内基本式微,不过在印尼和菲律宾仍然受欢迎--有意思的是,Facebook 在这两个国家也极其受欢迎,看来东南亚人民有强烈的社交欲望。
2003 年,面向青少年和青年群体的 MySpace 上线,它再一次刷新了社交网络的成长速度:一个月注册量突破 100 万。MySpace 发展到后来涉黄和无谓谩骂逐渐增多,管理者不加规范,以致难以扩大用户,最终被出售。如果说 2005 年卖给新闻集团的 5.8 亿象征着它是未来的新星,那么 2011 年 3500 万美元贱卖给广告商则意味着这颗流星陨落。
2003 年上线的还有 WordPress,它由全球各地的几百名网友通过在线协作创建, 目前在全球已经拥有数千万用户--截止 2011 年 12 月,发布一年的 WordPress 3.0 获得了 6500 万次下载。与 WordPress 相关的故事不计其数,信息图中讲到它帮助一个自闭症女孩走出病症的故事,这个叫 Carly Fleishmann 通过在电脑上敲打文字的方式使自己摆脱了自闭症;随后她创办了 Carly's Voice 的 WordPress 个人博客,帮助其他人摆脱自闭症。
2004 年,Facebook 成立,根据 7 月 Facebook 上市后的首份财报,Facebook 目前每月有 9.55 亿用户活跃用户(MAU),每月移动平台活跃用户数有 5.43 亿。
2004 年同年创立的还有 flickr,现在它依然是非常活跃的图片社区,只不过东家已经变成了雅虎。
2005 年,YouTube 成立,它在成立后迅速被 Google 相中,2006 年从 Google 那里得到的收购价是 16.5 亿美元。
2006 年,Twitter 成立,由于它内容限制在 140 字以内,它迅速成为方便的交流工具和强大的自媒体平台。
2006 年成立的还有 Spotify,它现在是社交音乐分享型应用的典型,拥有 1500 万 MAU 和 400 万付费用户。
2007 年,轻博客平台 Tumblr 成立,目前该平台上有 7700 万个博客;根据 2011 年 7 月的数据,该网站每月的独立访问量是 1340 万。信息图中举到一个例子,一个名叫 Ana White 的女木匠在 Tumblr 上开通博客分享自己对木匠工作的喜爱,现在她的博客每月访问量有 300 万,所获得的广告收入足以养家。
2008 年,Groupon 上线,是国际上最大的团购网站,但近一年股价跌逾 80%,一直走下坡路。
2009 年,Foursquare 上线,以"签到"(check-in)组建基于地理位置的社交网络,Foursquare 成立于纽约市,每年 4 月 16 日在纽约拥有一个独特的"4SQ 日"。Foursquare 拥有 2000 万注册用户数。
2010 年,Google 围绕最成功的产品 Gmail 推出微博客和沟通工具 Google Buzz 上线,但这是一个失败的产品,2011 年12 月 15 日彻底被 Google 终结。
2011 年,Google Buzz 的继承者 Google+ 上线,Google+ 目前拥有 4 亿注册用户,每月 1 亿活跃用户。
2012 年 Pinterest 呈现爆发式增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在 2011 年底被 TechCrunch 评为"年度最佳创业公司",它是目前网站史上最快达到 1000 万独立访客的网站。

发展

近年来,社交网络的发展引人注目。
报告显示,2005 - 2011 年上半年,已经披露的中国社交网络行业的投资事件为 106 起,其中已经披露投资金额的投资案例为74 起,披露的投资金额总额为 10.98 亿美金,平均投资金额为 1484 万美金。与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相关行业的细分领域如网络游戏、电子商务相比,VC / PE 对中国社交网络的关注度稍弱,但是相对于其他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而言,社交网络的投资情况引人注目。2011 年,我国社交网络投资创历年新高。
从已经披露的单笔投资金额来看,已经披露的投资金额的 55.41% 的投资案例集中在 500 万美金之下,相比其他行业而言,我国社交网络的投资金额相比较小。主要原因是,我国社交网络行业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融资阶段一般均处于企业发展前期。不过,涉及人人网、58同城、豆瓣网等行业领先且较具规模企业的投资案例金额已经达到 5000 万美金之上。
分析认为,随着社交网络用户的不断增加,投资者、广告商、程序开发商等利益相关者也越来越多的将目光投向社交网站。国内社交网络热潮正风起云涌,不仅构筑了一个庞大的网络社会,还为其带来无限商机,其盈利模式逐渐形成,盈利能力也渐入佳境。

新型社交网络应用模式

(一) 位置社交网络模式
位置社交网络模式是一种基干地理位置的社交网络应用模式,也被称为“切客”( Check In )模式。“切客”模式的核心功能就是“签到”,能让不同的用户因在同一时间处干同一地理位置而建立共同的社交网络:“切客们”能够随时随地借助智能手机定位功能进行签到,将自己的地理位置以及用户体验分享给自己关注的好友。
(二) 私密社交网络模式
私密社交网络模式是一种在亲密的好友间进行交流互动的社交网络应用模式,也称为“熟人社交”。私密社交网络模式能让用户限制好友数量,能让用户拒绝一些不那么亲密的人;能让人们在“亲友圈”中分享自己非常私密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这些信息在很大程度上都属于用户的隐私范畴。有些私密社交软件仅限于两个情侣之间,如“ Between ”应用。
(三) 阅后即焚社交网络模式
社交网络应用主要是帮助用户建立自己的“朋友圈”,然后就是让用户能在“朋友圈”里分享自己的图片、视频等个人数据。但如何更好地保护用户上传的个人档案、图片和视频等隐私信息,一直是困扰社交网络发展的重要因素。用户如何知道应用提供商采集了哪些个人档案数据对这些数据如何进行使用?用户上传的图片和视频数据可以保存多久?阅后即焚社交网络模式就是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此类应用向用户承诺其上传的图片和视频被阅读后随即被删除,不再保存。阅后即焚社交网络应用模式是一种“分享+定时自毁”的社交网络应用模式,其允许用户与好友分享自己更为隐私的内容而不用担心被传播出去。阅后即焚社交网络应用的基本服务功能为图片、视频内容的分享服务和“阅后即焚”服务:用户不仅可以拍摄照片和视频,可以在线与好友分享,同时有权设定好友查看的时间,范围在 1 ~ 10 秒;时间一过图片中的精彩内容会自动销毁,保证隐私不会泄露。

社交网络盈利模式

社交网络形成的原因
在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节泰也越来越快。WEB1.0 时代的到来又给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世界的信息交流越来越频繁,数据量也越来越大。然而,现有的交流通信方式(电话、电子邮件、书信等)已经远远跟不上信息量更新的速度。同时,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精神生活追求也不断上升,对人际关系的拓展也有了新的 要求。在两方面因素的共同引导下,早期的社交网络就诞生了。一定意义上来看,社交网络的出现其实是源于网络社交的需要。
所谓的社交网络,就是社交网络服务,也就是网络+社交的意思。通过网络这一载体把人们连接起来,从而形成具有某一特点的团体。在团体之内,人们可以进行自由的相互交流,解除了地域的限制,很好的解决了信息时效性的问题。
WEB1.0  时代的特点是;个人的、内容传播的、可读的、传送的、计划的、静态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当时的社交网络的功能相当局限,信息更新功能较差,交流成本较高,应用范围非常有限。但是,仅仅做到即时通讯和博客这样层面的服务是远远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的。互联网正在不断的向“社交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单纯的 WEB1.0 模式已经无法将客户的“个性化”服务要求很好的满足了。
随着 WEB2.0 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和发展方向也出现了较大的改变。WEB2.0 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所谓网站内容的制造者是说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用户不再仅仅是互联网的读者,同时也成为互联网的作者;不再仅仅是在互联网上冲浪,同时也成为波浪制造者;在模式上由单纯的“读”向“写”以及“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发展,从而更加人性化。以前功能较为局限、缺乏信息互动的社交网络也开始向另一个阶段发展。
为了配合用户个性化的需求,现代社交网络利用强大的软件、网络应用等作为支持,帮助用户广泛开展信息传递与交流、网络购物、相亲交友、学习工作以及休闲娱乐等活动。社交应用正在不断提升用户以兴趣为中心的网络体验,附加多媒体属性,结合电子商务社会化、开放平台、信息聚合、用户分享、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支持,让人们在社交网站上实现了内容丰富、具有故事性、简单高效的交流方式。
社交网络的现行盈利模式
传统意义上的社交网络主要包括国外的 facebook 和国内的人人网,腾讯 QQ 等社交网络。这类社交网络提供的社会交往服务功能主要包含两种:第一是结交陌生人;第二是复制了线下已有的真实人际网络,并且提供社交服务。
此类社交网络的使用人群多为 18 到 30 岁的青年人,他们是计算机时代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因此对各类网络电子信息都有较浓厚的兴趣。对各类食物也有较高涨的热情。
这类社交网络最大的特点在于将生活中的交际圈以相似的结构复制到网络。通过用户之间的朋友关系分享各类信息,并有可能加入自己的个人评价。这种大流量的分享为此类社交网站的广告效益带来了利润。用户不止可以分享各类兴趣爱好信息,也可以分享各类产品广告,并加入自己的评论。好友之间的评价与推荐往往比商家自己的宣传效果更好,人们往往会更倾心于可信赖人群的品味,从而产生了广告推广效应。于是广告利润便成为了这类社交网络的主要赢利方向。
广告的广泛传播,对社交网络的使用人数有了很大的要求,所以此类网站如果致力于此种赢利方式,必须扩大口碑相传的人群范围。其中腾讯 QQ 在 web1.0 的时代就已经为自己积累了很大的用户群,在跨入 web 2.0 时代时,无需做太多的准备工作。但大多数传统意义的社交网站都兴起干有交互特质的 web 2.0 时代,对干这些网站来说,如何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用户还是一个值得商讨和研究的问题。
这种社交网络的一大特点便是利用网络的便利条件将有共同需求的人联系到一起。相当于一个大型的中介社交网络。
目前商务社交网络在我国还没有较好的发展,现今国内最有名的商务社交网要数天际网,而从天际网成立至今,国内也相继出现了一批各具特色、定位不同的商务社交网站,如聚焦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的人和网,强调用户体验的若邻网,国内为数不多的实行邀请入会措施的优士网,以及曾经成功组织多次线下活动的五季网络等。加之国外的商务社交网站 Linkedin 以及OpenBC先后进入中国市场,商务社交网站的竞争十分激烈。
在我国,商务社交网络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为用户提供职位申请等。这种网络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注册用户的会费。另一种是为各个商务用户提供一个信息交流平台,促进各商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种社交网络主要收入来源是注册商户的会费和商户之间交易成功之后分得的提成。
与商用社交网络很类似的一点是,婚恋社交网络也将一群有共同需要的人联系到一起,所不同的是,这些人群有着一定的特殊性,他们只有一个目的;找到自己心仪的对象。他们没有长久合作的想法,通常找到合适的人选就不再登录网站。用户具有一定程度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
目前我国婚恋社交网的主要赢利模式有以下几种。
(1) 包时段付费服务
这种盈利模式与国外婚恋网站相似,主要是由网站提供不同时限的包时段服务,时限越长,划算到每一天单价越便宜。一般而言,当用户购买这种包时段付费服务后,才可以实现与异性的无障碍沟通。这一形式是大多数婚恋网站的盈利基础。
(2) 小额付费产品
例如世纪佳缘的虚拟货币“邮票”和百合网推出的“百合红豆”,这种付费产品的特点是价格低,可以单个购买,没有服务期限限制,而且可以作为购买其他线上服务的虚拟货币使用,十分方便。而且小额付费产品还为用户提供了先体验服务再考虑长期购买的机会,为网站的后续盈利能力奠定了基础。
(3) 其他线上增值服务
目前比较流行的线上增值服务包括虚拟礼品,搜索排名提前,美化信件,点歌等。虽然各种增值服务名目繁多,但都是为用户更快更好地找到心仪对象而服务的。
(4) 商业广告及商业合作
由干婚恋网站针对性和目的性都极强,而目目标客户集中在中青年消费群体,这一精准的投入平台将吸引不少企业进行广告投放 另外,也有一些企业与这些网站进行商业合作以提高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如世纪佳缘与上海通用汽车的合作。
(5) 线下收费活动
除了线上的活动,线下组织会员活动也成为各大婚恋网站盈利模式中的另一关键环节。例如世纪佳缘网在各大城市所举行的相亲会,百合网在北京和上海两地开设了三家实体相亲店为来店顾客提供咨询相亲等服务。
(6) 高端猎婚服务(VIP服务)
现在各大婚恋网站均推出了自己的高端猎婚服务,为收入达到一定水平的高端客户推荐对象,并向他们一次性收取几万元到上百万元不等的中介费用。由于高盈利性,这一服务也是婚恋网站未来主推的项目之一
(7) 与交友节目合作
婚恋网站与交友节目的合作是新兴的婚恋网站的赢利模式,通过与交友节目的合作,使很多电视机前的观众称为了婚恋网站的注册用户,并或多或少地参与以上6种赢利模式也使注册用户有机会称为交友节目的嘉宾,从而起到相辅相成,共同赢利的目的。
未来发展方向
客户对于任何商业性组织机构都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各个社交网站的最大区别也在客户群。在国外,MySpace 深受中学生和独立音乐人的喜爱,著名的 Facebook 最早是大学生聚集的地,Friendster 主要针对二十多岁赶时髦的年轻人,Piczo是为小女孩们准备的,Multiplv 是橄榄球爱好者之家,在那里他们可以和家人们分享照片。而在国内,QQ 是所有年龄层次、社会性质人群的聚集地,而人人这样的积极与用户真实身份的好友互动平台则是大学生最活跃的地方,其他的社交类网站则多以年轻人为主。
于是,社交网站似乎只能依靠不同的用户群来区分彼此。除此之外,他们在技术上多少都有一些相似。即使某一个网站技术上领先了一点点,其它网站也会通过找到合作伙伴很快赶上来。但是只要他们维护各白的特色产品,每个网站将都能够维持他们的特殊用户群。全面撒网的结果可能只是追求了短期利益,并目抓不牢顾客的心理。因此,在运营就初期划定主要方向,做好客户群的细分,找出他们各自的使用特点和行为习惯,就可以做到更好的利益拓展。
成功的社交网站都有自己的一套高效的盈利模式。现行的主要社交网站盈利模式主要包括:广告投放、增值内容/收费订阅、招募/职位信息、交叉销售/虚拟营销、交易费用等。而我们认为,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盈利模式是交叉销售模式。
社交网站的一个普遍特点就是:聚集了大批具有共同特点的消费人群,并且这些人群的年龄层次、所在地区分布可能非常广泛,涉及的职业、爱好等也会有一定分布特点。社交网络在无形中帮助我们将社会的所有群体按照一定规则进行了多重方式的划分。看到这里,研究的意义也就体现出来了。现代社会是一个研究性社会,对特定人群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服务社会。如果社交网站拥有大量来自会员的宝贵信息(如案例研究和白皮书等),而类似的在线社区也可能对这些信息感兴趣。由此,这些社交网站可以将内容出售予其他同类网站,或者与感兴趣的网站建立合泰关系,将有助干扩大营收来源,让收入摆脱单纯的会员收费模式。
例如人人网的主要客户群体是学生如果有调研机构需要对学生群体进行某一项研究,完全可以借助人人网的帮助进行,可以通过在网站上悬挂调查问卷,随机抽取学生进行面谈等方式收集原始数据。由于人人网的信息真实度较高,还可以保证调查人员选取的样本覆盖范围广,比例合适,既有很强的代表性和现实意义。有的年轻人有很好的创业创意或点子,却没有合适的途径和外部条件进行实现,而许多公司企业有财力物力,却苦于没有新的发展创意和思路,那么年轻人聚集的社交网站就又可以帮助两者搭建相互联系的平台。

安全

据来自安全软件公司 Webroot 的一份最新调查显示,社交网站用户更容易遭遇财务信息丢失、身份信息被盗和恶意软件感染等安全威胁,而且其严重性可能超乎用户自己的想象。
该调查发现,三分之二的受访者并没有对自己的社交网站个人信息采取严密保护措施,其它人可以通过 Google \ Baidu 等搜索引擎查看这些敏感信息,另外有半数以上受访者不知道谁能查看他们的个人资料。大约三分之一受访者表示,其社交网站个人资料中至少包含三种个人身份识别信息,而且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在多个网站上使用同一个密码。另外,三分之一的人接受来自陌生人的好友请求。
Webroot 消费者业务的首席技术官迈克·克朗贝格(Mike Kronenberg)表示,"社交网站的增长已经成为黑客的一个巨大目标。人们花费在 Facebook 等社交网站上的时间以整个互联网增长速率的三倍进行增长。"克朗贝格表示,"我们调查的人中有十分之三在社交网站上经历过安全攻击,包括个人身份信息被窃、恶意软件感染、垃圾邮件、未经授权的密码修改和钓鱼欺诈。实现安全保护的第一步是认清安全威胁类型,然后了解如何防护它们。"计算机犯罪分子使用不同类型的骗术和恶意软件来利用风险行为。一个比较常见的策略是钓鱼,黑客欺骗用户下载一个被感染的文件、访问社交网站之外的风险网站或汇钱给一个"处于困境的朋友。" Webroot 表示,几个月社交网站上的此类攻击呈上涨趋势。黑客在劫持了某个社交网站用户的账号后,向其联系人发送消息,欺骗对方进行不当行为。

存在问题

现阶段社交网络存在几个问题

带来影响

2008 年后,社交网络的发展引人注目。截至 2013 年 5 月,约有一半以上的中国网民通过社交网络沟通交流、分享信息,社交网络已成为覆盖用户最广、传播影响最大、商业价值最高的 web2.0 业务。社交网络巨大的发展潜力更是一度被国内外各大风投机构与公司看好,纷纷注资。
社交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并对人们的信息获得、思考和生活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社交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展现自我、营销推广的窗口。但是与此同时,社交网络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包括个人信息的泄露等等。尤其是青少年,他们处在社交网络的前端,但同时也是受影响最深的。
研究中说,"一个社区账号可以是萌生浪漫的地方,也可以是冲突的舞台,在过去,谈话的中介是信件、电话或手机。所有的互联网用户都接触到更广阔的网络用户。在这个新的环境里,关于行为和礼貌的社会规则仍然在形成中。"
对青少年来说超过 22% 的青少年的在线行为最终"使他们与某个人的友谊结束"; 25% 的青少年在社交网络上的行为最终导致了面对面的争吵或对抗; 13% 的青少年在社交网络上有对抗之后,第二天去学校会感觉紧张,同样百分比的青少年因此与父母产生了问题;8% 的青少年因为社交网络上的事情最终产生了身体对抗,6% 的人因此在学校遇到了麻烦。
联盾护航 360 调查发现,未成年人借助社交网络,建立虚拟的人际信任关系。74.8% 的未成年人觉得网络社交不会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70.0% 的未成年人觉得网上聊天比面对面交谈让自己更加轻松自在,69% 的未成年人强调,网络社交能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网络社交在未成年人眼中有独特的魅力。

沟通方式

每 20 年企业应用的沟通方式将会进行一次变革,即电话-传真-电子邮件-活动流。"活动流"具有在信息沟通中的便捷性和可追溯性的特点。因此"活动流"将是社交网络时代的主要沟通方式。
从技术角度上讲,活动流是一个发展中的标准,用于聚合网站信息和表达社交对象;并迅速成为在 Web 应用程序之间发布活动的事实上的标准。
从用户角度上讲,活动流有时也称为生活日志(lifestream),是某个人在一个特定网站上的所有活动的信息集合。随着企业应用越来越社交化,公司内部或公司之间通过社交活动而使知识传播的需求大大增强。活动流也使聚合多个信息源以追踪公司的交互和在社交媒体中发展客户成为可能。
企业场景中的各种沟通,比如:电话、会议、及时通讯 IM (MSN、QQ)、邮件、以及在各业务系统中的操作,因为其散乱、无序、和无法追溯而随时流失。不论是从管理、执行、或是用户角度来看,能够追踪日常工作信息的活动流给新的企业应用带来了许多机会。领度软件将活动流的应用充分发挥,构建了在此基础之上的全面的企业执行与沟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