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健康

行业概述

 2021 年,作为十四五的开局之年,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行业”的医疗健康却被阴影笼罩,特别是二级市场上,股价腰斩、上市破发,IPO 被否、推迟的消息频频传来,让人不禁对医疗健康行业的未来发展产生一丝隐忧。
其实,行业的刚需性质没有发生改变,过去几年,在资本的催生下,行业创新轰轰烈烈,但也导致产生以IPO 导向的速成模式。接下来,行业发展将会进入理性阶段,回归一个基本的价值立场:其专业壁垒极高,受政策监管影响大,是个慢生意,是人命关天的,是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的。
不过,“朝阳行业”还是那个“朝阳行业”,特别是在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疫情刺激下国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加上新技术助力和政策支持的保障,行业发展或许会经历些许转型阵痛,但是船头的大方向并没有发生改变,产业发展的机会仍然在不断涌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医疗健康行业发展呈现下面十大趋势。
从需求端来看,国民对医疗健康的需求已经从治疗为中心,向前、后拓展至预防到康复的全流程管理,未来医疗将朝着以患者为中心的导向发展,未来会诞生越来越多新的早筛、诊断、疫苗等预防手段,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融合趋势也会越来越明显,比如药企与器械、诊断企业将会深度绑定创新服务模式,全方位为患者服务;此外,国民健康意识的觉醒,将会促使他们从过去的被动接受治疗到主动进行健康管理,这也会促使消费医疗的蓬勃发展。过去的治疗端,将会随着大数据、智能硬件等新技术的发展逐步升级,数字医疗、手术机器人等新的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促使医疗走向精细化、数字化、个性化。传统的产业模式也将发生改变,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药物研发领域,智慧化软硬件对传统医院的升级改造,碳中和导向下的可持续发展都是新科技与传统产业的碰撞典型。
从政策端来看,国家通过对支付端的大力改革也正在重塑产业格局,“腾笼换鸟”计划还未完成,这将会给行业发展带来阵痛,但长期来看,将是利好;此外,国家支付体系也会趋于完善和多样化,缓解医保压力,降低国民医疗负担。从市场的发展来看,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走出国门,出海寻找机会,一方面原因是国内控费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政策鼓励创新的结果,国内企业的创新成果将被世界广泛接纳。
在需求、技术、政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业发展的机会仍然大量存在。

医疗数字化

1. 数字疗法未来趋势:”数据+算法+服务”模式将带来创新生态,基于数据+的产业角色需补充完善
目前,中国的数字疗法过于早期,相关产品的研发、推广及商业化的路径需探索过多。可从 3 个层面对领域进行粗略预判,1)行业基础,决定该领域是否有可发展的先决条件;2)企业供给,决定中短期内是否有足够的人力、财力、资源进入到该领域;3)患者需求,决定产品相对成熟后,商业路径以及市场潜力。
此外,肿瘤领域相对特殊,其长周期管理需重点关注并发症的发展,因此基于全病程管理的数字疗法也是企业重点探索的方向。

数字疗法在有效性初步验证后,可实现的商业路径将来自以下5种方式,1)商保合作,数字疗法的是通过软件+药品+硬件进行管理控费,可直接辅助商保实现风险控制,同时合理用药降低赔付率。 2)患者自费,若实现该类商业路径,还需较长时间,其未来形态更像是介于家用医疗器械与软件之间的收费模式,如会员、服务费等。 3)医保合作,若既有效性验证后,控费能力得到验证,有望进入医保。4)雇主合作,如具备完善弹性福利的企业,为企业员工提供相关福利待遇。5)政府合作,针对康复、残疾、老年等领域,采用公益或政府补贴方式,针对特殊人群提供相关服务,该类收入不具备规模化趋势。

2. 智慧医院未来趋势:医院由“信息化”向“数智化”加速发展,底层数据逐渐完善
公立医院诊所的数字化探索,多由三甲医院领头,案例相对成熟后,再向下级机构延伸。医院诊所的数字化探索方向较多,包括如电子病历 5 级建设、互联互通、辅助决策、远程诊疗、物联网智慧管理、软硬一体化等多个方向。其中,电子病历与互联互通有明确评级指标且与医疗机构自身评级息息相关,因此最为成熟。数据显示,截至 2020 年,全国总共有 172 家医院获得电子病历评级,其中三甲医院为 145 家,占比 84.3% ;三级医院总共为 162 家,占比 94.2% 。对于互联互通,则从 2016 年的 9 家增长到 2020 年的 148 家。同时,基于临床的辅助决策以及管理的运营决策,均需要电子病历与互联互通的支撑。

3. 临床数字化未来趋势:确立标准,多方主体参与下建立智能化的多元化业务模式
在人民健康需求增长、经济发展、政策支持、国际竞争等内外因素的共同驱动下,中国创新药产业快速发展。老龄化进程带来更多的疾病治疗需求,同时经济发展推动了患者对生活质量、疾病治疗的更高要求;“带量采购”及“医保国谈”的大环境下,寻求创新将成为制药企业选择维持增长的重要途径,创新药的研发及上市速度明显加快。2016 - 2020 年,中国共上市 200 个创新药产品,主要针对中国患者未满足的临床需求,聚焦在中国疾病负担最大和增速最高的疾病领域,包括肿瘤、消化道及代谢、呼吸、心脑血管等慢病。在创新药产业快速发展,以及打造科研型医院的政策驱动下,临床研究需求不断攀升,临床研究机构资源吃紧,药物临床研究机构备案制度发布,让更多具备能力的医疗机构有机会开展临床研究。临床需求的增加促进了临床研究数目的增长,同时也给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加大了临床研究项目的推进难度。在医疗机构、制药企业、CRO等组织间,信息如何实现互通,多角色如何高效配合,各组织下如何针对项目进行管理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4. 医药营销数字化发展趋势:将从患者端、医生端、药店端同时发力,打造数据闭环,实现精准营销
医药商业环境变化对医药营销产生重要影响。首先,院外市场广阔,多方企业将加深对患者需求的研究,互联网及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患者行为研究的壁垒逐渐降低,相关企业更便于发现消费者使用习惯的快速变化,药企及终端药店开始正视患者流量的重要性。疫情使医药电商迅速发展,不受限于地域限制后,患者在线上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制药企业将尝试更多种类的营销活动。大量创新药上市后,其面临的是空白的市场,因此抢先进行市场教育非常重要。如何确定传递的内容、以及选择传递的渠道,医生了解药品和疾病之间的关联,以及在竞品中的优势等是核心问题。在疫情和合规的双重压力下,多渠道以及多种类的线上营销活动有助于企业向外部传递产品信息,同时满足监管部门审查其真实性。目前,创新能力以及公司实力较强的国内外大型制药企业已进行了多方向多领域的数字化探索。药企将加速通过研究患者路径(即患者诊断路径、线上、线下购药路径、互联网医院产生后,患者路径的变化等)、药品特征(即药品上市后所处的阶段、处方药、特药、慢病用药、消费类用药等药品种类)和企业态度(企业对于信息化和数字化及的认知、企业领导对于数字化改革的重视程度、企业自身战略)选择医药营销手段。

5. AI 制药发展趋势:越来越多 AI /计算制药公司从服务走向自主研发管线为主的 Biotech 之路
伴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人工智能为代表的计算机技术也被越来越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领域,特别是在临床前药物研发领域,诞生了一批 AI 和计算驱动的药物研发公司,它们或以人工智能和计算为核心驱动力研发自有管线药物,或作为第三方服务于制药公司。药物研发是指从实验室发现活性化合物后反复测试并优化成为安全有效药物的系统工程,其包含了发现和开发两大阶段。药物发现包括三个步骤,分别是疾病相关治疗靶点的确认,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及先导化合物的优化,最终获得候选药物,进入药物的开发阶段。发现活性化合物的方法包含偶然发现、随机筛选以及理性设计等手段。药物开发阶段是对候选药物进行临床前评价和临床试验评价的过程,需要对候选药物的药代、药理、毒理、安全性、有效性进行系统的评价。
目前的计算制药分为以数据为基础的人工智能制药和以物理规则为基础的两种制药范式。前者本质上是机器通过学习数据,挖掘数据总结归纳规律,反过来优化药物研发环节;后者是从第一性原理出发,从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层面去计算药物分子与靶点蛋白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也可以借助于 AI 提高运算速度和精度。
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AI/计算制药公司从服务走向自主研发管线为主的 Biotech 之路。原因之一是成立 30 年的薛定谔公司,原本以软件服务为主营业务,在增加自主研发药物后得到资本市场认可,成功上市。这激励了更多 AI 制药公司从服务走向合作研发管线+自主研发药物的道路,特别是在中国创新药崛起的发展大潮之下,biotech 的定位更容易被资本市场认可。另一方面,由于 AI 应用于药物发现领域,验证流程较长,而且目前还尚未有一款 AI 设计的药物成功上市,国内很多药企都属于观望状态,付费意愿不高,市场开拓难度较大。

6. 人工智能医疗影像发展趋势:行业规范正在建立,未来产品商业空间将向服务和全病程管理探索
自 2013 年 起,中国 AI 医疗经历了初始技术期、概念兴起期、价值验证期发展,于 2021 年进入商业模式探索阶段。2019 年开始,人工智能医学影像部分企业开始将问题聚焦于如何优化产品,基础数据质量的提升及算法的不断改进优化,外加大量的科研合作,使得人工智能影像产品逐渐被医院端接受和认可。作为软件产品,87.8% 的三级医院已使用医学影像信息化系统,作为 AI 产品主要落地的医疗机构,三级医院已为其建立了良好的信息化基础。人工智能医学影像产品陆续取得三类证,已具备向患者收费的资格。
现阶段,中国 AI 医疗商业空间小,处于价值实践期。人工智能医疗应用场景广泛,未来产品落地后其社会和商业价值均较大;然而,基于中国医疗健康发展现状,商业付费空间有限。现阶段,AI 医学影像在院端已获得一定的收入。在新冠疫情以及智慧医院建设的大背景下,三级医院人工智能软件的渗透率已增长至 15% 左右,随着产品价值被认可,院端以及患者的付费意愿也将同步提升, 2023 年渗透率或达到 30% 左右。
AI 类产品价值的体现将在基层实现最大化。同时在政策指引下,人工智能医学影像产品在向基层落地的过程中,也会朝着服务+全病程管理的方向去做商业化探索,从服务影像科室到临床科室做尝试。

7. 医疗元宇宙发展趋势:建立现实与虚拟世界之间的连接,最终实现医疗元宇宙,由此产生巨大的价值
医疗是一个传统、严谨和相对保守的领域,随着技术迅速发展,已有发展的高科技将会慢慢进入医疗领域,尽管新技术与医疗行业融合相对缓慢,但是也在进行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更新迭代。在全球范围内,医疗行业面临着重重困境,如何提高疗效、降低治疗费用是各个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在元宇宙中,我们或许可以通过新技术手段,解决医疗行业现实中无法解决的问题。在元宇宙中重建医生与患者、医疗与社会的关系,重建围绕患者产生的大数据,建立现实与虚拟世界之间的连接,最终实现医疗元宇宙,由此产生巨大价值。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政策的逐渐清晰、医疗数据的确权与流通规则明确,元宇宙与各医疗场景融合程度将不断加深。考虑到VR 、AR 、MR 、脑机接口等技术与医疗场景交互的复杂程度,亿欧智库认为元宇宙技术下的医疗培训、外科手术等将在未来几年逐渐实现,而虚拟医生、个性化健康管理等则需要较长时间的数据沉淀与技术积累。

康复医疗

1. 政策再次助推康复医疗的发展,从而缓解医保基金压力,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深,劳动力占比下降;同时,老年人的患病率提升,居民的医疗需求和花费不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负荷再次升级。与此同时,我国的医疗资源存在闲置,二级医疗及以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床位使用率与三级医院差距较大。
2021 年,国家再次聚焦康复医疗,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主要从均衡和补充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康复医疗服务能力、推进创新康复三个方面促进康复医疗发展。

2. 试点先行,以公立医疗为主,加速补充康复医疗资源;社会资本介入补充高端需求
政策引导,康复医院资源将加速补充。其中,以试点地区为主,公立资源的补充将较为显著,科室病种选择以疾病康复为主。公立资源是三级康复医疗体系的主力军。伴随着康复科建立与医院转型,体系将逐步完善。
民营医疗发挥协同作用,也将集中布局在疾病康复领域;而消费领域将面临洗牌,市场热情下调。不同于公立医疗机构,民营机构难以真正加入三级体系,在基础康复领域缺乏竞争力,而将集中补充高端康复需求。

3. 康复器械需求扩增,企业将通过持续创新提高竞争力,其中,康复机器人发展有望加速
伴随着各地区康复医疗机构的补充,中游对于器械、药品等需求增加。然而,康复设备同质化严重,面对新增市场,创新是企业未来着力发展的主要方向。部分上市企业,如翔宇医疗、伟思医学等都聚焦创新,近年来公司的研发费用不断增加。
康复评定系统、康复机器人赛道的创新都较为集中。 其中,康复机器人的发展将尤为迅速。一方面,其技术正从被动式康复向主动式加速探索。另一方面,市场对产品逐步认可,政府招标数量持续提升,部分地区也将康复机器人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而市场的投资热情也较为高涨。

创新支付

1. DRG / DIP  支付方式将进一步发展,提升医院精细化管理能力,管控医疗成本,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
2021 年 11 月国家发布《 DRG / DIP 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意味着按下了改革的快速键。DRG 支付模式建立了一种“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约束机制,要求医院控制成本,达到提质增效的目标。要求支付方在付费方案制定上要考虑病历分组结构及相应权重,服务提供方在进行成本测算时也要更加精细化,将病历分组结构及权重纳入进去,倒逼医院控制医疗成本,提升治疗效率,提供合理的诊疗服务。

2. 创新支付模式升级,参与主体多元化,将侧重建立分期付款模式,缓解患者经济压力
医疗领域创新支付强调利用保险或其他金融产品,缓解患者的医疗经济压力。与传统的支付模式不同,医疗创新支付的参与主体不仅局限在单纯的保险公司和医药公司两大主体,而是纳入了第三方支付平台,惠民保等多元化主体,缓解商保公司和医药公司之间的矛盾,关注患者在治疗全过程的经济能力需求,设计不同的解决方案降低患者的治疗经济压力。

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创新支付手段是用药资助模式,即从医疗费用的角度出发,通过创新支付与医药公司的慈善赠药相结合,针对患者特定的病症或治疗方案,资助范围包括药品、器 械、住院费用、检测费用等,帮助患者坚持用药。
分期付款模式是另一种正在探索的创新支付方式,在商保、药企、医院、第三方支付平台、药房、金融机构等多元化主体的参与之下,针对患者的疾病特征和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将需要一次性缴纳的金额分期数缴纳,同时可以通过药企或医疗机构为患者进行利息补贴,帮助患者免交分期利息。随着参与创新支付的主体逐渐多元化,分期付款模式将更加快速探索发展。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一些新型治疗手段如免疫治疗等,也可以探索按疗效分期付款的创新支付模式,针对治疗周期和特定临床指标分期付款,帮助患者进一步规避风险,减轻治疗经济负担。

3. 健康险加速发展,针对不同消费阶层产品设计更加丰富,商保、医保分工更加明确
《“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强调推进建设健康中国,提高人民健康水平。顶层设计和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之下,居民医疗消费意识不断升级。中国医疗保险定位在基础保障层面,作为医疗保险的补充,商业健康险能够更好的契合居民特异性需求,更有针对性的将社会资源按需分配,帮助医保更好的回归基础保障,商保和医保分工配合更加紧密。健康险政策监管近年逐步完善, 2019 年中国银保监会出台《健康保险管理办法》,重新明确、规范了健康保险的业务范围,健康险行业迈入加速发展阶段,健康险原保费逐年上升。

随着中国人均 GDP 增长,中产阶级人群数量不断上升,对于健康险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需求也在逐渐提升,同时 TPA 公司也在依托自身优势不断扩大创新业务范围和服务模式,从传统治疗后端职能向治疗前端推进。未来保司将联合 TPA 公司针对不同人群特征和对健康、理赔服务的新型需求,设计更符合需求的健康险产品。

以患者为中心

1. 医疗企业之间合作将更加密切,通过丰富各自平台的医疗能力,更好地对患者进行全病程管理。
信息化的核心是医生和机构,诊疗行为产生的数据均发生在医生把控下的医疗机构内。而数字化将转变为以患者为核心,向患者的健康、诊疗、用药等信息来源也将扩展,从院内到院外、从线下到线上、多种数据采集监测路径等。在诸多的探索中,大健康产业正逐渐完善“医-患-药-险”的闭环。伴随着人们主动健康意识的逐步觉醒,健康消费需求增长。在 2022 年,数字医疗将由“以医院为中心”逐步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

2. 在患者全病程管理上,医疗企业将更加注重线上与线下的结合,通过多种方式满足患者的需求。
患者关于药物的首次触点大多发生在医院内的场景,但除此之外,患者大部分的治疗时间都在医院外。因此诊疗中对于患者的运营可以有效地防止患者脱落,提升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数字化手段可以降低肿瘤患者的运营成本,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泥沙俱下的信息为患者判别真伪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尤其像肿瘤这种特殊疾病。因此在对患者运营的过程中应持续关注以保持运营方和患者之间的粘性,提供核心服务质量。基于远程居家场景进行探索。家庭端,客户端包括患者端和医生端,患者端运行于手机微信小程序,医生端运行于 PC 。医生端依据患者端传递的数据,对患者回访,进行医患之间的交流。

中医药

1. 产业融合及科技赋能
中医药与科技赋能将深度融合到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产业链,包括但不限于养老、康复、消费医疗、慢病管理、医疗服务……科技+中医药,将先进科学技术/模式与传统中医药深度融合,让中医药发挥最大价值

中药溯源体系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实现中药材从种植到加工、流通、临床使用等环节的全流程信息可追溯,满足政府监管、公众查询、产业运营的需求,提升中药临床用药安全和效果。中药材溯源系统涉及中药材全产业链,要发挥中药材溯源系统的作用,信息闭环是关键。要实现信息闭环,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和数据的互联互通是关键。在中医药溯源技术中,分子生物学、指纹图谱、同位素示踪、RFID 、条形码等各有所长,未来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有望在政策支持下推动中药材溯源全行业普及化。

将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与传统中医药结合,保证中药产品的生产效率、品质与灵活性。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中药(中药饮片、中成药)智能制造将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与传统中药生产相结合,通过生产全流程的数字化,保证生产效率、中药产品的品质一致性、稳定性、可靠性和生产过程的灵活性。

互联网中医将优质的中医医疗资源与互联网技术结合,为患者提供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中医特色服务,将名老中医和经典名方的诊疗智慧与现代互联网技术结合,通过诊疗数字化解决中医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名老中医少的困境,提高中医可及性;通过互联网医生教育等赋能年轻医生,提高中医传承性;通过 AI 技术将中医辩证论治之法与智能软硬件结合,实现中医诊疗智能化,提升中医医疗服务的创新性。

2. 火热赛道:中药创新药/中医服务/药材种植数字化转型将在未来一年快速发展
2021 年,国家药监局批准中药创新药上市数量已达到 11 款,为近五年来批准中药新药上市最多的一年。根据 CDE 数据显示, 2021 年中药新药申报注册受理达 62 个(通用名 59 个),相较于 2020 年,增幅 130% ,主要覆盖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道及代谢、以及抗肿瘤药和免疫机制调节用药等领域。

2021 年,国家颁布了多项利好中医药服务行业政策,通过支付方式、支付范围、价格管理以及医保定点等多个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明确中医医疗机构可暂不实行 DRGs 付费方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国家对中医药行业“放任”发展,尤其是要求中医病症分类与代码实现全国统一,奠定未来中医药及服务合理支付的基础。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中医药服务将迎来健康、快速的发展。

当前,中药材种植面临较多挑战:道地属性受到影响、重金属含量高、农药残留超标、种子品质参差不齐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中医药及服务行业的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产业链各方利用新技术,加强行业统筹规划和道地药材基地建设。未来,地道药材种植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数字化转型,将成为中医药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

医疗碳中和

医疗碳中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气候危机造成了全球最大的医疗卫生健康危机。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发表的《 2020 年全球气候状况》,过去十年( 2010 - 2019 年),与天气相关的事件估计每年导致 2310 万人次的流离失所,2019 年全球 6.9 亿人出现营养不良。根据无害医疗与奥雅纳发布的《Global Road Map for Health Care Decarbonization》,医疗部门碳排放量占据全球总碳排放量的 4.4% 。如果将医疗部门视为一个国家,那么它的碳排放量将排名世界第五。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推动医疗系统碳达峰、碳中和,是当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医疗碳中和将呈现出三大趋势:1.  公立医疗机构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助推医疗系统碳达峰、碳中和。2.  技术赋能医疗碳中和,低碳生物与医疗数字化技术将得到突破与发展。3.  短期以试点项目为主,中长期推进全院系统性碳减排

根据无害医疗发布的《HEALTH CARE`S CLIMATE FOOTPRINT》,美国、中国、欧盟是全球医疗系统碳足迹的前三大贡献者(将欧盟作为单一排放国),而前十大医疗系统碳排放国则占据了全球卫生保健排放总量的75%。中国以17%的碳排放占据全球医疗碳足迹第二,而当前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仍面临大量未满足的医疗需求、愈发严峻的老龄化、医疗基础设施尚不健全等挑战,随着中国医疗产业的稳健发展,中国医疗碳足迹仍将在短期内处于上行期,医疗碳减排面临较大压力。
中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实现,将推动中国系统性的产业升级变革,进一步深化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而双碳目标的实现,则需要公立医疗机构为代表的公共机构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践行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根 据 2019 年 吴 睿 博 士 发 表 的《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Chinese health-caresystem》,2012年中国医疗系统碳排放总量约为315百万吨,以公立医院为代表的医疗机构是医疗系统碳排放的主要排放源。
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2020年,中国共有公立医院1.14万家,各类医疗机构102.3万家,覆盖面积广、辐射影响大。以公立医院为代表的医疗机构,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自身节能减排基础上,围绕环境友好型医院目标建设,利用自身资金采购优势与医疗核心主体地位,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医疗系统碳达峰、碳中和。

科技进步将在产业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关键的作用,低碳医技术将在医疗碳中和的过程中得到突破与发展,并加速医疗产业碳中和进程。除5G、大数据与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孪生、区块链等行业通用技术外,低碳生物与医疗数字化技术将得到突破与发展,合成生物学、复合培养基替代、膜生物反应等生物技术的进步将推动制药企业为主的医药企业减少碳排放,远程医疗、远程护理等医疗数字化技术应用也将推动医疗机构实现医疗流程优化的同时减少医疗服务场景的碳排放压力。

当前医疗机构对碳减排的重视程度仍较低、行业缺少系统性碳减排解决方案,短期内医疗机构碳减排仍以试点项目为主,随着中国碳减排技术的持续发展、“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医疗机构将从试点项目转向全院系统性碳减排。

当前,全社会对碳达峰、碳中和的关注仍主要聚焦于钢铁、石化、有色等高能耗产业,医疗产业碳达峰、碳中和仍处于起步阶段,受制于以下问题:
1. 政府对医疗产业碳减排缺少明确的指标要求。《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的实施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医院全生命周期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但标准与规范设计尚不够完善。《深入开展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促进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推动公共机构2025年碳减排相比2020年下降7%,但对医疗机构等细分的实体机构缺少明确的解释和指标指引。
2. 医疗机构、医药企业等主体对碳达峰、碳中和的认知不足。一方面医疗产业碳减排的宣传力度不足,另一方面碳达峰、碳中和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机构、企业的全盘参与,而目前国内医院节能减排主要由总务/后勤等职能部门负责,缺少系统性规划。
展望未来,医疗碳中和道阻且长,但随着政策的推动、典型低碳医疗项目的示范引领及医疗部门对医疗碳中和认知的不断提升,医疗碳中和势必将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成为医疗产业可持续发展重要基石。

精准医学

1. 精准医学场景多元化,癌基因检测、手术机器人迎爆发前夜
人类基因组测序、生物芯片技术的革新发展、生物医学分析工具和技术的进步、大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的出现为精准医疗理念的实践提供了保证。其中,基因测序是精准医疗在预防诊断环节的底层基础,持续的降本增效夯实了精准医疗的发展。
人类第一次完成全基因组的测序耗资 27 亿美元; 2018 年 JP  Morgan 健康大会上,华大基因个人全基因组测序仅需 600 美元,耗时两小时。
当下,蛋白质组、代谢组、免疫组、肠道微生物组分析技术,以及分子影像、手术导航、内窥镜和微创技术的突破,让精准医学理念贯穿诊断、治疗、康养,可覆盖疾病全周期。

2. 国内基于基因测序的肿瘤赛道处于爆发前夜
2015 年,科技部召开首次“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 决定 2030 年前在精准医疗领域投入 600 亿元。 2016 年国务院《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将癌症防治定为主要目标任务之一,随着基因测序技术走向成熟,同时“健康中国 2030 ”收官日期逐渐迫近,基于基因测序的肿瘤赛道蓄势待发。

基因测序用于早筛早诊拥有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与传统诊断相比,肿瘤基因诊断基于分子生物标记物,有较高分辨率、较多的观测时间窗口,在复发转移监测方面也更加便捷。
产品迭代迅速,国内外市场预期向好。2014 年,Exact Sciences 在推出了全球首款基因早筛产品,适应于肠癌单癌种;直到2021 年,行业龙头 Grail 正式以 LDT 模式推出了全球首款泛癌种早筛产品 Galleri ,并计划在 2023 年向 FDA 提交泛癌早筛 PMA 申请,标志着基因检测在肿瘤早筛市场的应用场景趋于成熟。
国内在 2020 年底迎来了首款单癌种早筛产品获批上市。同年,国内龙头燃石医学启动了中国首个超万人前瞻性泛癌种早检研究“PREDICT”。传导至一、二级市场,预计产生更好的市场预期,引发更大的投资热情。

3. 基因测序玩家集中布局,覆盖预防、诊疗全流程
肿瘤靶向药持续繁荣,伴随诊断行业快速发展。近年来抗肿瘤靶向药数量增长迅猛,其中针对“中国癌症患者头号杀手”的肺癌药物多数已被纳入医保。伴随诊断作为靶向药的“最佳搭档”也迎来风口。 2018 年,我国首款以伴随诊断试剂标准的 ctDNA 检测试剂盒获批上市;2021 年仅上半年,国内已有  34 款抗癌新疗法获批上市,与此同时,国内代表企业伴随诊断试剂盒获批数量也增至 10 余款。
基因测序玩家积极拓展业务场景,癌症早筛、伴随诊断全覆盖。目前,国内主要的伴随诊断企业包括华大基因、艾德生物、燃石医学、泛生子、世和基因、达安基因、吉因加、领星生物、百傲科技、思路迪等。其中艾德生物、燃石医学、泛生子为代表的企业以伴随诊断作为其核心业务;世和基因、达安基因、吉因加、思路迪等则以肿瘤早筛为主营业务,基因测序赛道中游玩家开始将业务覆盖至预防、诊疗全流程。

手术机器人具有创伤更小、操作更灵活、精度与稳定性更高、学习周期短,辐射更低等优势,受到全球大量医生的青睐。对于神经外科等特殊科室而言,手术机器人更是以刚需状态呈现。

目前,手术机器人已出现腔镜手术机器人、骨科手术机器人、泛血管手术机器人、神经外科机器人和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等,其中腔镜机器人占据主导地位。2021 年 12 月底,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点名“腔镜机器人”,提出 2025 年之前腔镜手术机器人实现广泛应用。

目前,国内尚无一款手术机器人能完全代替“达芬奇”。达芬奇手术系统拥有相关专利 2000 多项,包括多自由度手术机械臂、前端手术器械、人机交互等,几乎覆盖了现有同类外科手术机器人的所有技术保护点。  2018 年开始,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第一批专利保护陆续到期。为国产手术机器人发起“侧翼战”提供了基础。

手术机器人有标准化平台属性,与 AR 、5G 、AI 等技术融合加速打开平台价值。5G 等先进通信技术将远程手术变得可能。AR、AI 等技术将会进一步降低高难度外科手术的门槛,为手术机器人迎来更高的渗透率和发展空间。过去 5 年,中国 AI 市场规模增速远超国际市场平均增速,其中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理解等技术的应用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也是全球机器视觉第一大技术来源国。

创新药械出海

1. 创新药加速出海,走向全球市场
国产创新药获得 FDA 审批并上市,一方面有助于打开美欧更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也证明成长中的中国创新药企的临床开发能力和申报能力也达到了新高度。从 2019 年,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成为中国第一个在美国上市的创新药后,目前,已有十多款创新药在  FDA  提交 NDA / BLA ,大部分企业倾向于选择在海外先占据小适应症市场。可以预见,2022 年,将会有更多国产创新药药走向全球。
创新药海外定价更高,预期利润更加丰厚。受国内集采和医保谈判影响,国产创新药也希望在海外能打开价格空间。以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为例,80mg 的泽布替尼在中国定价为 99 元,在美国则为 117.50 美元,美国价格是国内价格的 7.6 倍。同样的例子还有 PD - (L) 1。

2021 年,中国创新药 license-out 的项目达 53 个,同比增长 120.8% 。其中,交易金额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荣昌生物的 ADC 药物维迪西妥单抗海外权益转让给 Seagen ,总交易金额高达 26 亿美元;百济神州的 PD-1 药物替雷利珠单抗海外权益转让给诺华,总交易金额达到 22 亿美元,首付款高达 6.5 亿美元。
在前十项交易中,按照适应症划分,肿瘤占比达到 80% ;按照地区划分,有 8 项交易受让方都在美国,其余为欧洲(瑞士)。

2. 疫情下医疗器械顺势而为,AI 影像初探海外市场
耗材领域:国产医疗器械出口正在从低值耗材、医疗设备到高值耗材转变。高性价比(创新性+价格优势)的产品将更受国际市场欢迎。目前,低值耗材已率先完成产业国际化,如出口医用敷料、手套等。
医疗设备领域:新冠疫情也带动了医疗设备出口,从最早的呼吸机到后来的CT、MRI 等。不过,医疗设备进军海外市场,对企业的售后服务能力,与监管部门的沟通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国内医疗设备细分赛道的龙头更有望打开国际市场,中欧、东南亚、非洲等市场增长空间可观。2020 年,国内“医械一哥”迈瑞医疗就在国际市场完成了 700 多家高端客户的突破,品牌推广提前了至少五年。2021 年上半年,迈瑞医疗境外收入占比达 40% ,公司董事长李西廷表示,迈瑞医疗目标是未来海外收入占比达到 70% 。
IVD 领域:2021 年年末,由于奥密克戎蔓延,新冠检测试剂销量有望增长。目前,国内厂商为海外主要供应商。受此影响,二级市场新冠检测版块曾一度大涨,其中九安医疗在拿下多份美国订单后更是数次涨停。截至 1 月 17 日,据统计,美国 FDA 供批准了 13 个居家检测产品,其中有 2 个来自中国企业;澳大利亚市场则自测试剂销售紧张,在其批准的 20 个居家检测产品,中国有多款产品,涉及 10 家企业。

自 2020 年起,AI 医学影像头部企业科亚医疗、推想医疗、数坤科技等相继在海外开展临床试验并拿下 CE 、FDA 认证,“出海”的冲锋号已经吹响。
与海外医疗机构、基金会等达成商务协议,探索海外市场。推想科技的 InferRead DR Chest(针对结核病筛查的 AI 医疗器械)获列入全球药物基金 ( GDF )(一个由联合国项目事务署( UNOPS )主办的集中采购机制;深透医疗则分别与美国最大的影像中心联盟 RadNet 、美国最大的医疗采购联盟Capstone等达成商务协议;科亚医疗及其合作伙伴已就产品“ CuraRad-ICH ”同北美多家大型影像中心集团及 PACS 厂商达成战略合作。
与海外企业达成合作,开拓新领域和新品研发,腾讯与英国移动医疗公司 Medopad 达成合作,将共同研究人工智能 (AI) 技术的临床应用,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智能化的医疗诊断和医疗服务支持;汇医慧影与日本最大的云 pacs 公司确定了在放射组学平台方面的合作;与法国肿瘤药公司合作,以及与美国医疗 AI 企业一起开发美国市场等;深透医疗和西门子、拜耳等国际领先企业开展商业合作,分别切入革命性的 MRI 机器预装软件市场及 AI 影像药剂合作市场。